特别关注
绿色金融观察 | 一周要闻回顾(11.06-11.12)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2+26”城市部分工业行业2017-2018年秋冬季开展错峰生产的通知。通知明确:2017-2018年秋冬季“2+26”城市实施错峰生产。钢铁行业限产4个月、焦化限产6个月,重污染期间停产。铸造业除电、气炉外,全部停产4个月;水泥行业、烧结砖瓦窑、陶瓷、玻璃等停产4个月;有色化工限产4个月。
2、环保部:11省126市饮用水源地污染隐患将全部清除
11月3日,环保部召开今年第三次视频会,21个未完成清理任务城市的分管副市(区)长郑重向环保部承诺:保证今年年底前完成违法项目清理。届时,长江经济带11省(市)1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污染隐患将全部清除,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将得到切实提升。
3、环境保护部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11月6日在京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会议强调实施排污许可制对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落实重点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服务好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无证排污和不按证排污的检查处罚力度,加大对违规项目清理整顿力度,为中心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支撑。
4、《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
环境保护部今日向媒体通报各地环保部门2017年9月执行《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及移送环境犯罪案件的情况。 对1-9月份案件较多的浙江、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福建等地进行表扬。对零案件县(区)较多的河南、云南两省及信阳、郑州、西宁、张家口等4市通报批评。
5、四部门联合通知:“2+26”城市医药企业生产涉VOCs排放工序停产5个月!
2017年11月06日,国家四部门(工信部、环保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医药企业采暖季错峰通知。通知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医药企业涉及原料药生产的VOCs排放工序,在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原则上实施停产。
6、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
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露面”,到如今正式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定下了哪些大事?
7、央行旗下媒体:综合施策 有效激活绿色金融
绿色产业往往具有风险高、回报低且回报周期长等特点,社会资本主动参与度不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难以完全放任市场自主、自发地进行绿色产业布局,对此应当辅以政策激励。结合当前我国国内实际情况,要激活绿色金融的市场热情,几个问题有待落实。首先,提高污染性项目的融资门槛及实际融资成本。其次,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与融资可获得性。再次,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相关创新型金融产品发展。
8、两部门关于延续小微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通知,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继续对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同时,为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9、把环责险装进“购物车”强制投保是关键
自环责险试点推行以来,强制企业投保环责险的呼声不绝于耳,但环责险的推进工作不能一味等待立法强制投保。目前,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保险服务模式方面,环责险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打铁先要自身硬”,环责险也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自身产品与服务来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
10、IFC研究发现政策改革和创新可带动数万亿美元气候融资
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是拉动全球气候智能技术需求的主要动力。该报告认为,有7个行业能够在拉动私营部门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再生能源、离网太阳能和能源存储、农业企业、绿色建筑、城市交通、水务和城市垃圾管理。在这些领域,已经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投资进入到气候相关项目。而该报告发现,通过在新兴市场创造适当的营商条件,或会进一步激发数万亿美元的新投资。
绿色债券
1、获批发行8个亿!山东企业尝鲜“绿债”
近日,一则不超过8亿元绿色债券发行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消息引发山东企业关注。虽然绿色债券自去年以来“走红”,但不同于之前活跃于上市公司的绿色公司债,此次系非上市鲁企――曹县商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商都投资”)“尝鲜”企业债,并且所筹资金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2、巴克莱银行发行英国银行业首个绿色债券
筹集的资金将用于资助和再融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住房抵押贷款。根据估测的能源效率,这两个地方拥有前15%的最低碳密度建筑。绿色债券筹得的资金用于资助带来积极环保及气候益处的资产。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增长飞速。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今年不同领域已发行936亿美元绿色债券。
3、交行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票面利率4.29%
近日,交通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第二期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期限3年期,票面利率4.29%。10月30日,募集资金全部到账。此次发行吸引了包括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内的多元化的投资群体,共有27家金融机构参与了本期债券申购,彰显了投资者对交行绿色金融管理、运营能力的认可。
4、山西省发行首单绿色债券
近日,山西省首单绿色公司债券“G17能源1”在上交所成功发行。据悉,本次债券由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发行,核准规模为20亿元,首期发行规模为4.8亿元,债券期限3+2年,由华福证券担任主承销商,发行利率为5.70%。该债券优于同期发行的普通公司债券 ,募集资金将用于国际能源“垃圾发电、污水处理、低热值煤发电”等项目领域。该债券的成功发行,将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山西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
5、苏州常熟中行助力发行当地首支公募绿色债券
10月26日,中国银行常熟支行与中银国际证券共同推动的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期绿色公募公司债券正式发行,该债券是苏州市首支公募发行的绿色债券,也是江苏省首支由民营上市公司公募发行的绿色债券。
银行
1、邮储银行邵阳市分行:乐当绿色金融的践行者
邮储银行邵阳市分行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从战略高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将“绿色信贷”作为“稳增长,调机构、促转型”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的绿色信贷资金注入。截至2017年10月底,已对邵阳的绿色经济产业如风力发电、小水电、现代农业企业、绿色种养殖、污水处理等累计授信60多亿元,累计投放绿色信贷资金50多亿元。
2、六安银行业多点发力发展绿色金融
近年来,六安银行业累计储备“一谷一带”范围内重大项目200余个,授信金额500余亿元,实施项目120余个,发放贷款300余亿元。
3、新区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 落实协同发展战略
记者日前从新区财政局获悉,今年以来,新区财政局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用足用好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支持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实行京津城际高铁月票制。
4、国银租赁获深圳银行业“最佳绿色金融奖”
记者今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日前,国银租赁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银租赁”)在第十一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上获得深圳市银行业2016年度“最佳绿色金融奖”。
地方绿色金融
1、重庆:2万余条企业环保信息纳入金融数据库
重庆市绿色金融发展初现成效。记者从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了解到,截至6月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1798亿元,同比增长16.05%,较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高约5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采集重庆企业环保信息2万余条,其中环境违法信息600余条,环评信息1.3万条。
2、湖州绿色金融招数多
湖州银监分局确定了《湖州银行业绿色金融2017升级版实施方案》,着力强化绿色普惠管理机制建设,引导辖内银行业以休闲旅游、健康养生、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作为信贷投放重点,发挥绿色金融精准支持作用,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3、贵安新区打造绿色智慧共享出行体系
11月3日,贵安新区举行新能源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贵安新区管委会、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与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约合作打造绿色智慧共享出行体系,与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规模为10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
4、绿色金融支持中小城市发展的浙江实践
过去几年,绿色金融有效推动了浙江中小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中小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治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文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多措并举优化中小城市产业结构:一是在中小城市设立了服务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专营机构;二是优先保障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贷款需求;三是通过债券、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方式为绿色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四是地方政府大力营造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5、解读重庆市绿色金融发展规划 助推重庆经济绿色转型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6日解读《重庆市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17-2020)》和《加快推进全市绿色金融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8)》,助推重庆经济绿色转型。
6、深圳重罚一家环保违法企业,并吊销其排污许可证
据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发布公报介绍,深圳市第三季度对88家环保违法企业实施查封、扣押,对15家环保违法企业责令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2宗,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3宗,吊销排污许可证1宗。全市处以100万元及以上罚款的环境违法案件共7宗,其中,深圳市永利鑫五金制品因污染物废水超标排放和暗管排放污染物,被查后未及时整改,被分别按日计罚47天和22天,合计1239万元。
7、又一百亿基金落户雄安 布局碳资产商业化
11月10日,记者从2017绿色低碳投资研讨会上获悉,北京环交所与中美绿色基金签约共同发起的“北京环交所-中美绿色低碳基金”,该基金将落户雄安,预计规模将达百亿。
ppp项目动态
1、强监管时代来了!近千个PPP项目退出项目库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退库项目总计973个,其中仅第三季度退库项目就达到635个。财政部金融司司长、PPP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毅近日在第三届PPP融资论坛上表示,将开展PPP项目库集中清理,不合规项目将予以剔除。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9月底,新入库项目3933个,经省级财政部门申请退库项目973个。
2、江苏出台首个强化PPP监管文件
近日江苏省财政厅发布了《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到,所有采用PPP模式的项目都要纳入省PPP项目库管理,未纳入省PPP项目库的项目不得冠以PPP项目名称。
3、河南财政厅长:PPP项目库入库项目共1099个
11月1日至2日,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由财政部PPP中心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联合举办。会上,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开创新时代下PPP改革事业新局面。与会人员共同围绕PPP的法制建设、绿色低碳、资产证券化、幸福产业、智慧城市、特色小镇等十余项议题展开研讨,以期探索新理念、汇聚新思想、构建新战略,针对PPP改革事业,共建PPP命运共同体。作为论坛战略合作媒体,凤凰财经受邀出席。
4、宁夏公示2017年拟采用PPP模式建设项目
日前,宁夏向社会公布2017年拟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项目。此次确定的PPP项目共16个,项目总投资91.49亿元,涉及市政工程、水利、健康产业等。其中,银川市5个,总投资28.28亿元;石嘴山市3个,总投资15.25亿元;吴忠市4个,总投资28.7亿元;固原市1个,总投资6.3亿元;中卫市3个,总投资12.96亿元。涉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治理等环保项目。
环保产业发展
1、绿色经济配套政策将进入密集落地期
技术创新和绿色金融正在成为撬动绿色经济的两大支点,各项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初步成型,并进入密集落地期,下一步或将加快出台更多细化措施。在政策和资金引导下,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将成为各地投资重点和热点,相关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2、2017环保产业三季报:延续高增长态势 再生资源、水处理景气度高
统计74家环保上市企业业绩情况,2017年Q1-Q3行业实现收入1633.06亿元,同比增长35.34%;实现归属净利润197.15亿元,同比增长29.20%,基本延续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增速。环保板块整体收入增速从2014年以来一直在增长;净利润增速尽管有所波动,但整体也保持了向上的趋势。2017前三季度,环保板块业绩增速为38.19%,高于全部A股23.17%的增速,板块加速成长的趋势显著。
3、玖远集团打造发展新支点—布局绿色金融
玖远集团围绕“绿色发展”,适时顺应国家绿色金融、环境保护、控制过剩产能等政策要求,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集团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共建的“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积极参与政府PPP项目的运作,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体,搭建互动平台,开拓绿色金融新业务新产品,着力把绿色金融打造成集团绿色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实现集团产品纵向一体化,复合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专家观点
1、张平淡/张夏羿:我国绿色信贷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在宏观调控中导入绿色信贷政策,抑制“两高”企业的信贷需求,推进结构调整取得了实效。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指引下,在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的统领下,要继续发挥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环保主体意识和金融责任功能,进一步提高环境信息在监管主体间的共享以及污染主体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发挥绿色信贷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中的作用。
2、鲁政委:中国引领全球绿色金融制度建设条件已成熟
在我们党的文件中,“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提升到了“总体布局”的高度;而2035年将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也由此成为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而不可或缺的五大特征之一。报告表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未来还将继续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环境友好”,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王遥:市场对于环境信息披露需求迫切
2017年CDP《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报告》发布会暨颁奖典礼10月31日在京举行。会议由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主办,EY安永中国、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协办,来自政府部门、商业企业、研究机构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共同探讨如何为建立和完善上市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及绿色金融发展做好准备。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主持圆桌讨论“环境信息披露与市场需求的差距与提升”。
4、董小君: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意味着我们将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高度。一方面,符合全球绿色转型大趋势。当前,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实现低碳转型已上升为全球性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金融体系与可持续发展之统一》报告,融资仍然是当前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意义在于为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绿色转型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是金融业和环境产业的桥梁。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生态失衡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5、王文:绿色金融国际化,亟待中国标准
近年来,绿色金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新型手段,其中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速度尤为迅猛。绿色金融发展,迫切需要发挥其指导原则、规范标准,而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塑造显得非常重要。
6、刘怡翔:香港具备良好条件发展绿色金融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表示,香港具备完善的法律及监管制度、成熟的资本巿场及稳健的市场基础设施,并汇聚金融中介机构与人才,具备良好条件发展绿色金融。政府及监管机构会继续留意绿色金融在环球市场上的发展,及通过举办的国际论坛推广香港资本市场与绿色金融方面的优势。他又称,除了香港机场管理局较早前宣布会在香港发行绿色债券外,港铁公司今年亦已多次发行不同货币和年期的绿色私募债券,并有意根据市场情况及公司的融资需求,在香港发行更多的绿色债券。
7、吕家进:健全绿色金融发展机制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正当其时,需要加快健全绿色金融发展机制。健全绿色金融发展机制的几点建议:一是健全我国绿色投融资机制;二是统一内外部绿色金融标准;三是协同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四是衔接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五是强化绿色金融激励与约束;六是加强绿色金融的监管协调。
研究报告
1、“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机制构建探讨
本文简要梳理了绿色投融资理论的发展,总结了其在行为主体、关注内容以及目标效果三方面的作用。同时,对国际上绿色投融资机制的基本要素及形成的工具或做法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研究,在政策指导、技术标准、机构设置、资金保障等方面对构建“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机制提出了建议。
2、3季度绿债发行数量及规模双增长 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呈烽火燎原之势
一级市场绿债发行数量及规模连续3季度增长:3季度境内新发行绿色债券45只,发行规模共623.62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实现3个季度连续增长。绿色企业债发行规模超过绿色金融债跃居第一,地方国企发行绿债热度高,银行间市场为绿色债券主要发行场所。
论文征集
论文征集要求:凡与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等议题相关的论文均可。
论文请发至lvsejronglun@163.com,提交论文文件名请按“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格式提交。
联系人:翟光茹
电话: 010- 62418406
手机&微信:13810401977
邮箱:13810401977@163.com
最新活动
【推荐阅读】
★ 绿色经济配套政策将进入密集落地期 节能环保等产业引爆在即
★ 2014-2017年我国PPP政策文件全汇总(建议收藏)
★ 特朗普访华两小时签了90亿买卖(29名企业高管随行名单)
★ “2+26”城市医药企业生产涉VOCs排放工序停产5个月!